编辑 方寸间的读与耕

时间:2016-05-13 作者:山东出版 来源:本站

人民社 高以芹

文教编辑室副主任 从业13

获奖感言——编书容易,编好书难,且编且珍惜。

做人与做书

  学会和作者建立良好的关系,建立和巩固自己的作者队伍,是优秀编辑应该具备的素质,也是出版优秀作品的前提,而做好人又是与作者建立良好关系的前提。我们的作者,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,从优秀的中小学教师到大学教授、知名学者,从一般干部到部级领导,在我的编辑生涯中都遇到过,我和他们都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,在和他们合作的过程中,学习到了很多知识,他们的文章潜移默化地通过编辑过程流入我的大脑,滋养着我的精神世界。作者的文风、写作技巧、语言、结构方式等都被汲取到自己的知识宝库里,无形中提高了我的水平和能力。有学者提出了编辑应具备的十大能力,也有的提出了优秀编辑应具备的几大素质,我的体会是,要做好书,先要做好人。

  做人。编辑应该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,要具备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格。谦虚友善、认真负责、诚实守信,是做人的基本原则,从内心要有一种责任感,只有带有一种负责之心,才能在编辑过程中认真仔细,一丝不苟,像对待自己的作品一样认真对待来稿。经常关注作者的感受,换位思考,站在作者的立场为其解决困难。对于作者在撰稿过程中提出的各种诉求应予以积极响应并提供帮助。这当中所体现的是职业出版人的良心,也表现着编辑自身的修养。

  编辑与作者的关系应是建立在朋友式合作的基础之上的,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才有可能顺利进行后面的合作。编辑与作者要“先交朋友后做事”,在工作中首先要培育共同谋事的意识,主动营造友好气氛。要用包容、理解来接纳作者的异议,有了感情基础,合作当中的很多问题会相对容易解决,双方在愉悦中共同谋事,达到一种和谐的合作氛围。

  做书。作品反映的是作者的水平,而出版物的好坏则与编辑的素养息息相关。编辑人员只有具有深厚的内涵和高尚的文化品味,才可能把读物的科学性、创新性和可读性尽可能完美地结合起来。作为一个编辑,文字编辑能力是必备的,要积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,不断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和理解力,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,要有较高的编辑业务水平。作品的字字句句都饱蘸着作者的心血,都是作者用心一点点写成,我们要怀着无比神圣的责任感来编辑它们,改稿要慎重,业务要精湛,改的稿子要让作者心悦诚服,力争让作者满意,让作品更完美。这样,作者就会信任你,在编辑出版的过程中就会把你当成朋友,还会愿意把新稿交给你出版。作品的成功就是作者的成功,作者的成功实际上也是编辑的成功。

 

明天社 孟凡明

文学读物出版中心编辑 从业30

获奖感言——遇到一个好的事业平台是多么幸运。在明天社这个平台上,我实现了自己的编辑之梦。

在优质平台上锻造精品

  “金牌编辑”这份荣誉,不仅仅属于我个人,更属于明天出版社这个集体。这些年来,我策划、编辑了多个系列的儿童文学图书,其中称得上品牌童书的有“阳光姐姐小书房”系列、“辫子姐姐心灵花园”系列等。

  2003年至2005年,我们与伍美珍老师建立友情,保持密切联系。期间,我们一直在认真地做两件事。一是对伍美珍老师的文本进行了认真研读。我认为,伍美珍的作品,扎根于中国文学传统的土壤,直面气象万千的现实生活,凭借丰富的艺术想象力,为小读者用心写作,是一流的当代儿童文学佳作。伍美珍对儿童心理的准确揣摩,童趣盎然的故事讲述方式,对成长主题的独特把握,令我折服。二是在研读文本的同时,我们借由“开卷”公司提供的数据以及媒体的图书销售排行榜,对伍美珍作品的市场走向展开了实时跟踪观察。当时,伍美珍和郁雨君以及另一位作家,组成了中国首个儿童文学创作组合:花衣裳,在小读者当中有一定的影响力。我们认为,伍美珍未来的上升空间很大。基于以上判断,我们决定与伍美珍展开长期合作,一同打造中国本土原创品牌童书。

  儿童文学图书的编辑过程,是锻造品牌童书的关键环节。作为责编,我一直和作者伍美珍老师保持密切联系。电话、电子邮件、手机短信、QQ、微博、微信等各种方式并用。书稿的编辑过程中,凡是觉得需要作比较大的调整或修改的地方,都和伍美珍直接沟通。如果改动较大,全书编辑定稿之后,还会把稿子交给伍美珍再审阅一遍。

  儿童文学图书的包装,是一门独特的艺术。“阳光姐姐小书房”系列推出之前,我们与伍美珍老师的美术团队紧密衔接,通力合作。我作为责编,与社里的美编、营销中心充分沟通,密切协作。从开始酝酿到最后定型,先后经过了数月反复讨论,几经修改。“阳光姐姐小书房”系列的整体书装,充满儿童文学特有的艺术美感,洋溢着童心童趣,一上市就受到了小读者的热烈欢迎。

  “阳光姐姐小书房”系列图书的营销,实际上从选题策划这个环节就已经开始了。从最初的构想开始,编辑部与营销中心保持沟通,不断协商。经过一段时间,形成了最初的选题策划案。策划案正式提交给社里,由社领导牵头,包括营销中心在内,多方参与,反复论证并对选题方案进行完善。新书上市之后,宣传营销以多种形式展开。暑期重点营销,通过“暑假读一本好书”活动,力推新书。常年坚持卓有成效的作家进校园文学讲座活动,对产品销售形成连续不断的有力支撑。书店的签售活动,也对产品的宣传、提升作家影响力有很好的帮助。为了配合各种营销活动,我们制作了多种针对小读者的宣传品,如书香卡、书店宣传手册、系列图书纪念册等。其中,“阳光姐姐书香卡”,先后有数个版本,累计印量多达数十万张,伴随店面销售和各种图书宣传活动,作为小礼品发放给小读者,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。

  2009年,伍美珍的“阳光姐姐小书房”系列得到小读者的认可,开始成为有影响力的原创儿童文学品牌。2016年,“阳光姐姐小书房”累计销量超过一千万册。

 

 

教育社 蒋伟

教育理论编辑室主任 从业29

获奖感言——好编辑要有敬业的精神、负责的态度、敏锐的眼光、扎实的功底。

有热爱,才有坚守和回报

  1987年我大学毕业来到了山东教育出版社,入了编辑这一行当,从那开始,一干就是二十九年,自己也从年轻人熬成了老员工。二十九年来,我一直在教育理论编辑室工作,自始至终与教育图书的编辑出版相伴,竟也有了一种从一而终的满足感。

  20世纪80年代末90 年代初,我社先后出版了六卷本《中国教育通史》和《外国教育通史》,这两套书在当时教育界颇具权威性,为专家学者们普遍称道,并分别获得了两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。我工作之初,就参与了这两套书的编辑工作,由此结识了许多知名的学者。经过坚持不懈的学习和实践,在摸爬滚打中一步一步地成长起来, 二十几年中,为了策划组织选题,我奔走于多所著名高校之间,与学术界的专家学者建立了密切的联系,几乎每年都去参加教育史学术研讨会议,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捕捉信息,构思新的选题,讨论和设计有关的重大项目。通过精心策划和筹备,又先后组织编辑出版了《中外教育比较史纲》(3卷)、《教育史学研究新视野丛书》(10册)、《西方教育史经典名著译丛》(10册)、《中国教育活动通史》(8卷)、《中外著名教育家画传系列》(10册)等系列精品图书,多套图书荣获国家级大奖,这些荣誉的获得,自然倾注了我多年的辛勤耕耘,也是自己坚守教育图书出版的最好回报。

  教育理论图书由于资料丰富、学术性强,参加编写的作者多,问题繁杂,在组稿时需要提前作好准备工作,制定出详细的编写体例,提出明确具体的编写要求,避免内容重复、体例不统一等问题的出现。回想《中外教育比较史纲》的出版过程,就是一项繁难的工程,研究角度的定位、框架体系的建构、写作模式的确立等,都令人颇费心思。全书三卷,除制定了统一的编写纲要和体例外,各卷又分别根据不同情况列出了更为详尽的编撰大纲和写作格式,对那些难度较大的题目大家集思广益,各抒己见,为写作者提供了宝贵的意见。三年的时间,三卷书稿,奔赴多地召开统稿会,反复讨论、修改、完善。作者交稿后,在编辑加工时,除按照图书出版的各项规范严格把